上一版/ 09 版:淮花 /下一版  [查看本版大图
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历史报纸
选择其他日期报纸

走进农田去实践

□张斌

蚌埠日报 新闻    时间:2022年11月17日    来源:蚌埠日报

  深秋,午风和煦,天高云淡,怀着美好的向往心情,我带着一群学生走进位于城南郊区一个农场。
  走进农场,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把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分成东西两块。靠近西边的入口处,有一个大院子,一排面南背北白墙黛瓦的建筑特别引人注意,这些建筑与城市里那些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高楼大厦相比,显得低矮了许多,但飞檐翘角,别具一格。室内装饰精巧、设施齐全,是平时人们前来郊游踏青、开展劳动实践、休息娱乐的接待大厅。
  主人把我们迎进大厅,让座、递茶……便开始了今天我们的主题活动——劳动实践:挖红薯。
  首先进行的是理论学习。视频里,播放的是农民伯伯讲解的红薯从育秧到收获的整个过程:春天,农民们开始育秧、翻地、栽秧、浇水;夏日里,农民除草、施肥、翻秧子;秋天,就可以收获了。最让学生们感兴趣的是如何收红薯。原来,红薯经过春、夏、秋三季的萌发、孕育、生长,直至成熟,整个过程一直都是默默无闻,它们把果实深埋在地下,从不炫耀。孩子们看得很专心,听得也很仔细,还不停地举起小手向农民伯伯问东问西,以求学个明白。
  接下来,就是去挖红薯了。孩子们特别兴奋,一心想把刚才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。大家挥舞着铁锨、抓钩等工具,虽然个个累得满头大汗、解衣去衫,但仍是挖不出心中满意的红薯来。
  “红薯到底长在哪里呢?为什么与农民伯伯讲的不一样啊?”几个孩子开始议论起来,有的开始不耐烦,甚至出现了埋怨的情绪。
  “孩子们,不要着急。刚才农民伯伯在视频里讲的红薯是长在哪里的啊?”正在这时,农民伯伯走了过来。
  “长在茎上啊!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  “那我们先扒开红薯的叶子,找找红薯的茎在什么地方?”农民伯伯耐心地指导着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扒开红薯的叶子。
  “原来红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棵接一棵地生长,红薯也不是遍地都有,而是有规律地生长在田垄上,每棵之间有20-30厘米的间隔啊!”一个孩子有了新发现。
  “找到红薯的茎,就容易找到它的果实了。”农民伯伯继续讲解。
  “我找到红薯了!”一个男孩大声喊道,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,一种惊喜全写在他那天真的脸上。只见他用尽力气把铁锨踩下去,结果刨出来的全是被切断的红薯,一阵惊喜之后,便是一阵的遗憾声。
  “我怎么把红薯都挖烂了呢?”小男孩又是遗憾,又是不解,脸上还有一种愧疚之感。
  “孩子,不要难过,我来告诉你!当我们找到红薯茎的底部时,不能急着挖,因为红薯一般都是长在离茎的底部15-20厘米处,我们挖的时候都要留出这个距离,这样挖出的红薯就会完好无缺了!”孩子们没有等农民伯伯讲完,都已经按捺不住了,按着农民伯伯的方法挖下去,紫红紫红的红薯像一个个刚出生的胖娃娃出现在面前,孩子们一阵欢呼,欣喜瞬间赶走了孩子们脸上的阴云。
  “孩子们,我还有一个妙招,能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找准红薯的位置,你们想听吗?”农民伯伯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,也不再摆架子。
  “你们看,靠近红薯茎底部的土壤大都有开裂的缝隙,这是红薯生长把土壤涨开的,缝隙的下面就是红薯,而且缝隙越大,红薯就越大。如果不信,你们先挖一棵试一试!”看着一群充满好奇又爱学习的孩子,农民伯伯脸上也笑开了花。
  “果真如此!”小姑娘举起一个大大的红薯炫耀着,开心地喊起来。
  “伯伯,你真是位农业专家,今天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,这一课是我们在教室里学不到的,我终生难忘。”小姑娘真诚的话语让农民伯伯感动不已。
  “孩子们,如果你们有时间,常来。劳动、种田还有很多的知识,下次来我再和你们讲,好吗?”
  晚风习习,夕阳也调皮地钻进了树林。孩子们个个满意而归。他们今天收获的不仅仅是红薯,收获更多的是那些书本上和课堂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和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