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版/ 08 版:教育 /下一版  [查看本版大图
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历史报纸
选择其他日期报纸

缓解亲子冲突 避免青春斗

□沈世慧

蚌埠日报 新闻    时间:2023年08月23日    来源:蚌埠日报

 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加强,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,心理却开始封闭起来。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和依赖性、开放性与封闭性、自制性和冲动性、成人感与幼稚感、渴求感与压抑感等错综矛盾的特征。孩子与父母之间常因认知差异、意见不合或感情不睦而引起公开的行为对抗或对立,这个时间段是亲子关系的危机期,有学者戏称青春期充满青春“斗”。
  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手段来消除青春“斗”,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化“敌”为友?

更新教育观念,树立学习意识
  缓解青春期亲子冲突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水平,而素质水平的核心则是教育观念和自我成长的展现。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目标、教育期望,进而影响其教育态度、教育方式。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,家长要正确看待冲突,认识到亲子冲突是正常的,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孩子出现问题往往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,他只是家庭问题的代言人而已。整个家庭就像是一条流水线,孩子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,产品出问题,应该检修的是整套流水线。

用尊重建立和谐关系
  一些传统观念可能对孩子的隐私不够关注。当父母选择检查孩子的物品,偷看孩子聊天时,无形中会在亲子中间筑起一道屏障。父母翻孩子的日记、摔手机、撕小说,这种过度的不尊重行为,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伤害,轻则焦虑,重则离家出走,甚至用跳楼自杀、自甘堕落来报复父母,活成父母最讨厌的样子。对于青春期早恋的青少年,如果家长总用偷窥的方法百般阻挠,可能会弄巧成拙地促成一对棒打不散的“鸳鸯”。如果家长把偷窥变为关切的询问和真诚的聆听,孩子可能会向家长吐露心声,用尊重建立起来的和谐亲子关系,胜过一切优秀的教育。

先接受,后引导
  青春期的孩子挑战父母是成长的需要,父母如果能够看懂孩子的变化,那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反叛行为。如:青春期的孩子学会了抽烟,父母对他说教之前一定先说:“我知道你可能已经知道吸烟的危害了,但是作为你的父母,我有责任再次提醒你”。为什么这是谈话的一个好方法呢?因为孩子总是认为他们无所不知,而家长一无所知。如果你不以这样的话开头,那么很有可能当你开始列举你的第一要点时,你的孩子极有可能会用:“我早知道了!”另外和孩子谈话或讨论问题时,不要一开始就批评孩子,或反驳孩子的意见,那样会将双方的观点对立起来,接下来你说什么,孩子都可能说“不”。如果通过营造温和的谈话氛围,让孩子从心理上先接受父母,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过渡到双方可能存在分歧的话题,双方的沟通就容易进行下去。

旁敲侧击更醒脑
  青春期的孩子,如果父母不给他们独立的机会,他们就会建立护城河,争取额外的空间。其实青春期这个阶段不要过分担心,它是暂时的需要,是要得以满足的。青春期心理发展四大任务分别是:自己做主,与众不同,离开父母和寻找伙伴。不难看出,孩子的任务远非学习那么简单,这四个任务都要求孩子要自己做主,他要争取他的空间,争取他的舞台。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孩子有时疯狂的毫无理由。“闭嘴!”“出去!”请家长们不要太较真,父母要明白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,他们只是通过叛逆行为,直接指出一些父母急需改良的教育问题。家长若能管理好情绪,反思自己的问题,给孩子足够的尊重,对孩子的问题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给出一些指点和引导,或许能带来意外的惊喜。
  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证明,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,不相信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,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。父母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,与时俱进,带着觉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的孩子,才能有效缓解亲子冲突,避免青春“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