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青乡冷水村李金枝、石承对夫妇,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和妹妹——
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传统美德
蚌埠日报
作者:老话说
新闻 时间:2023年08月09日 来源:蚌埠日报
 李金枝在给妹妹李荣芝按摩。
本报讯(融媒体记者 阎然 文/图)在长青乡冷水村,说起李金枝、石承对两口子,可谓是家喻户晓。夫妻俩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的母亲和妹妹,把家庭里外事务“一肩挑”的事迹,已经成为远乡近邻口口相传的佳话,并获评禹会区好人。 “娘家还有年迈的母亲和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妹妹,我放心不下。”刚嫁到冷水村的李金枝就与丈夫石承对交心长谈,石承对表示理解和支持,夫妻俩决定共同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重任。 晨间天刚蒙蒙亮,夫妻俩就骑着自行车出发,再步行翻过一座山头,赶往李金枝在杜郢村的娘家。李金枝的母亲上了年纪,独自一人根本扶不动李荣芝,李金枝麻利地帮李荣芝翻身、按摩、喂水喂饭、端屎端尿,这一整套流程下来,将近一个小时,李金枝汗流浃背,却从不喊苦喊累。石承对则负责收拾厅房院落,把水缸水担满,厨房使用的柴火码整齐,把一切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后,夫妻俩才正式开始一天的务工、农作与劳碌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荣芝病情加重,大腿和胯部大关节僵硬变形,两腿不能弯曲,只能直直伸着,连轮椅也不能久坐,只能躺卧在特制的躺椅上,年迈母亲的行动也一天比一天吃力。夫妻俩便商量着把母亲和妹妹接来家里照顾。做饭、给妹妹洗漱、翻身、喂饭……家里料理妥当后,石承对继续务农,李金枝在附近饭馆后厨找了一份刷碗洗菜的零工,夫妻俩每天像陀螺一样,忙个不停。 2005年,李金枝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,两年后卧床不起,夫妻俩的负担更加沉重。“一开始有点心累,但再难也要挺过来。”李金枝说,夜里是最难熬的,母亲年迈久躺,血糖渐渐升高,小便次数增多,常常一晚起夜要两三次。每一次,她或丈夫都要把母亲抱到便桶上。多年来,夫妻俩几乎没睡过整觉。 看着姐姐和姐夫为家庭、为生活逐渐累弯了腰,李荣芝心疼不已。她总是想着给家人减轻负担,但是由于行动不便,什么也做不了。“我觉得自己拖累了姐姐和姐夫。”李荣芝说,有阵子自己情绪特别低落,甚至想通过绝食来轻生,姐姐便会抱住她、开导她,陪她聊天解闷。夫妻俩一有空就推着她出门散心,一家人有说有笑,李荣芝的气色也越来越好。 “照顾人,需要恒心。”李金枝告诉记者,数十年来,她和丈夫几乎不出远门,最远的地方就是自己打零工的饭馆,只为随时照顾母亲和妹妹的日常起居。“打完工就匆匆往家里赶,最多一天往返十几趟,不放心母亲和妹妹在家,怕她俩闲不住摔下来,磕着碰着了。”她说。 2018年冬天,93岁的李金枝母亲去世。在夫妻俩的悉心照顾下,老人生前身体没有出现长年卧床病人常有的褥疮、便秘等病症。老话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而李金枝、石承对夫妻俩却数十年如一日,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和妹妹,用行动诠释着“孝老爱亲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