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版/ 05 版:专版 /下一版  [查看本版大图
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历史报纸
选择其他日期报纸

在蚌埠,善行义举每天都在上演……

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公布2023年4月份“蚌埠好人榜”

蚌埠日报 新闻    时间:2023年08月02日    来源:蚌埠日报


  单 重
  高 亮
  高 宁
  金振宇
  刘军松
  刘 勇
  吴相东
  马同保
  欧亚辉
  唐有才
  张 伟
  蚌报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实习生 吴海旭
  送货途中,遇到儿童落水,他纵身跳进河中救起落水儿童;十多年来,他坚持为村里及周边村的困境人群免费理发1万余人次,成为村邻们眼中的“最美理发师”、暖心人……在蚌埠,善行义举每天都在上演。
  日前,我市公布2023年4月份“蚌埠好人榜”,11位市民获此殊荣。他们在时光积淀中成为道德品牌,众多品牌铸造了蚌埠“好人之城”的美誉,让“好人之城”的名片更加闪亮。
单 重
  人物简介:单重,男,1986年2月生,固镇县湖沟镇陈海村人,固镇县一家企业员工。
  事迹简介:2022年9月24日11点40分左右,单重送完货后回店里的途中,途经固镇县城汉兴大道与黄园路交叉口时,发现不远处围了一些人,“有人落水了”,听到有人大声呼喊,单重骑车加速赶过去。到达现场时,他发现景观河中有一个落水孩子正在挣扎,情况十分危急。
  单重顺手把手机交给围观人员,衣服也来不及脱,纵身一跃,跳进水中,迅速游到落水孩子身边,一把抓住孩子衣领,将孩子推向岸边,在热心群众的共同努力下,成功将孩子救上岸。由于救援及时,孩子无大碍。
  随后,单重跟单位请了假,回家换了一身衣服。事后,同事和朋友把他救人过程发了个抖音,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县,提起他的救人事迹,人人竖起大拇指,说他是学习的楷模,是见义勇为的榜样,值得大家学习。
  “吃苦耐劳,任劳任怨。”“交给他的任务,无论是器材安装,还是普通的小工程,他都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。”“他能做出跳水救人的善事,也不足为奇,因为他平时就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。”单重的同事们如是说。
  救人于危急时刻,在单重看来,这是举手之劳。他说,为别人多做一点好事,多帮一点忙,觉得很快乐。单重的凡人善举不仅救起了孩子,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,更温暖了一座城,传递了向上向善力量。

高 亮
  人物简介:高亮,男,1987年6月生,中共党员,怀远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。
  事迹简介:曾经在刑侦部门工作的高亮,因接触过多起儿童性侵案件,看着案件中女孩蒙灰的眼神,高亮想要做点什么,帮助这些孩子免遭魔手。他通过整合资源组建专业的儿童防性侵宣讲小组,发起了“蓝妹妹”儿童保护项目。
  2009年10月,在怀远县教体局、共青团怀远县委和怀远县妇联的支持下,“蓝妹妹”儿童保护项目在淝河乡中心学校正式启动。14年来,高亮带领宣讲小组先后走进荆山镇、常坟镇、淝河镇、双桥集镇、龙亢镇等11个乡镇的60多所小学和幼儿园,为9千余名农村留守儿童普及防性侵知识。
  2016年4月,高亮发起成立了怀远县蓝天公益社,开展环境保护、女童保护、关爱贫困学生和困境老人等公益活动。7年来,他带领蓝天公益社的志愿者们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,清理河滩和山林垃圾22.6吨;发起“筑梦蓝天”贫困学生帮扶项目,累计为贫困学子筹集爱心助学款和物资20余万元,受助学生226人。
  5年来,蓝天公益社多方筹措资金,先后帮扶30多位孤寡老人和困境老人,温暖了老人们的心。如今,怀远县蓝天公益社已成长为本地一支重要的公益力量。

高 宁
  人物简介:高宁,女,中共党员,1958年11月生,原蚌埠第三纺织厂退休人员。
  事迹简介:2015年,看着年迈多病、半瘫痪、生活逐渐不能自理的父亲,高宁和家人商量后,搬到了父亲居住的张公山三村,与父亲同吃同住,全天候照顾老人的生活。
  这些年来,为了给父亲治病,高宁带着父亲多地奔走,看着在病床上不能动的父亲,高宁既心疼又担心,她细心地为父亲端尿盆、擦拭身体,白天黑夜寸步不离守在床边,用自己的细心、耐心、孝心,全方位守护着父亲。
  “女儿年纪也大了,也是隔三岔五吃药、去医院,就是凭着一颗孝心、忍着一身病痛在照顾我。”高宁的孝心,父亲看在眼里、疼在心里,有时亲戚来看望老父亲,谈起女儿,父亲的泪会不自觉地滑落眼角。
  2013年,高宁的丈夫得了帕金森,之后的几年里病情不断恶化,高宁一边要照顾父亲,一边照顾病床上的丈夫,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。
  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买菜、洗衣、做饭、喂药、喂饭……“虽然很累,但是看到他们的身体逐渐好转,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。”面对生活的压力,高宁笑着说。

金振宇
  人物简介:金振宇,男,1976年9月生,中共党员,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。
  事迹简介:2021年初秋的一天,钓鱼的金振宇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,便循声跑去,发现有老人落水。金振宇来不及脱衣服,毫不犹豫跳入河中,向老人游去。上岸后,金振宇顾不得自己全身湿透,不停安抚老人、为老人做人工呼吸。看到老人吐出呛的水,金振宇悬着的心才放下。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,金振宇和热心群众帮助老人烘干身上的衣服,避免老人着凉。120赶到后及时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。
  “遇难就帮,该伸手时就伸手!”在左邻右舍眼中,金振宇是个“热心肠”。
  2022年10月,邻居李大爷4岁小孙子的鼻子里塞进了很多小珠子,李大爷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。就在这时,金振宇经过他家了解情况后,叫上儿子,赶紧陪着李大爷祖孙二人去医院。到医院后,金振宇忙前忙后地找医生、垫付医药费,一边照顾孩子,一边安慰李大爷。由于治疗及时,小孩的鼻子得到有效医治。
  “碰上了,咋能不帮?大家都是邻居,互相帮忙嘛。”金振宇说,只要自己有能力,别人遇到困难,都要尽力帮一下。

刘军松
  人物简介:刘军松,男,1978年9月出生,禹会区马城镇杭刘村村民。
  事迹简介:刘军松是一名退伍军人。16年来,他坚持为村里及周边村的困境人群免费理发1万余人次,他是村邻们眼中的“最美理发师”、暖心人。
  1997年,刘军松退役后外出务工,为了掌握一个谋生的本领,便跟着姐姐学习理发。在美容美发学校进修期间,一个场景让刘军松至今难忘:为了提升理发技能,老师会经常带着学徒到乡村为老人免费理发。刘军松给一位老人理发时,由于手法不熟练,老人头上被划破了一个小口子,刘军松愧疚地连忙道歉。“没事的,小伙子,大胆刮,每一个理发师都是这么一步步练出来的。”老人的安慰让刘军松再次鼓起勇气。他也在心里暗暗许下承诺:以后学成出师,也不能忘了乡亲们,还要继续为他们免费理发。
  多年后,刘军松在市区开了一家理发店,张贴在门口的“老人优先、军人优先”八个醒目大字是他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。
  下午5点以后,店里如果没有客人,他便提前打烊,带着工具回到二十多公里外的老家——杭刘村,以及自己学徒时期下乡练手的几个村子,为那里的困境人群免费理发。这一干就是16年,寒冬酷暑,从不间断。

刘勇 吴相东
  人物简介:刘勇,男,1979年8月出生,蚌埠市交警一大队二中队骑警;吴相东,男,1983年6月生,蚌埠市交警一大队二中队骑警。
  事迹简介:2023年3月7日上午8时许,家住龙子湖区滨湖蓝湾的市民胡女士,其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因呛奶导致知觉全无,出现呼吸暂停现象,情况万分紧急。胡女士立即开车送孩子去医院。当时正值早高峰,路面车辆流非常大,正常情况下到医院可能得40分钟左右。胡女士看到正在此处巡逻的蚌埠交警一大队二中队骑警刘勇、吴相东,她立即上前求助。
  接到求助后,刘勇、吴相东立即开启警灯、拉响警笛,在刘勇、吴相东的紧急护送下,仅用10分钟就将孩子安全送到医院。经过抢救,孩子转危为安。
  骑警刘勇、吴相东,护送急症女婴就医,护送危重病人转院,护送高龄产妇紧急入院,护送与家人走散的孩子上幼儿园……他们常年坚守巡逻岗位,舍小家为大家。
  蚌埠市交警支队一大队铁骑队自成立以来,平均每年开道护送伤病员300余起,救助走失老人儿童50人次,他们争分夺秒开辟“生命通道”救助受伤群众,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田。

马同保
  人物简介:马同保,男,1928年生,蚌山区黄庄街道朝阳社区居民。
  事迹简介:1936年,8岁的马同保在山东追随关东拳第二代传人张开银学习关东拳,受到家乡武术之风的熏陶,马同保深深爱上关东拳,习武至今从未间断。
  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”师父张开银晚年身体变差卧床不起,马同保毫无怨言在床前贴身照顾师父,直到张开银去世。“师父是对我有恩的人,不能忘恩。”他说。
  师父去世后,马同保的使命感更加强烈了,他想要把师父的遗志继承下去,要把中国的武术文化弘扬开来,继承传统。
  多年来,马同保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,曾带领弟子多次参加省内外及全国性的武术比赛。作为徒孙辈的周新,曾代表安徽省武术协会赴泰国交流,获得2018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金奖。马同保的徒弟张学涛开办了雪涛武学社,雪涛武学社多次赴韩国、香港进行武术交流,也曾代表安徽省武术协会赴天津参加2015年全国武术大会,并获得拳术类比赛金奖。
  在“鑫民杯”第十二届蚌埠传统武术精英大赛中,雪涛武学社斩获72个金奖,20个银奖,9个铜奖,还获得先进集体奖项。马同保说,“只要孩子们愿意跟我学,我就要一直教下去,把中国武术文化传下去。”

欧亚辉
  人物简介:欧亚辉,男,48岁,固镇县任桥镇欧圩村村民。
  事迹简介:2020年初,新冠疫情暴发,欧亚辉立即投身疫情防控中,捐款2000元购买防疫物品送到一线。得知血站库存告急,他挽起袖子去献血。2022年7月,在固镇疫情最危急时刻,他连续14天顶着似火骄阳,一张白生生的英俊面孔晒成了酱黑色。经历了一场场疫情阻击战,欧亚辉说:“我跟着国家一起成长一起坚强!”
  高考期间,欧亚辉积极参加爱心车队。2021年9月11日,他驱车500公里送任桥镇孤儿邱某到安徽医科大学报到;2022年9月13日,欧亚辉驱车往返270公里,送湖沟镇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新生陈某诚到安徽理工大学报到……去敬老院慰问老人,给伤残老兵打扫房间,为贫困孤儿购买衣物,为大病儿童捐款,走访贫困学生捐资助学……这些年,做了多少善事,欧亚辉记不清楚,他给别人送去温暖,快乐自己。“我有一个愿望,要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!”欧亚辉表示。
唐有才
  人物简介:唐有才,男,1952年5月生,怀远县唐集镇唐集村村民。
  事迹简介:“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生活,我来照顾你!有我一口饭,就饿不了你。”唐有才照顾非亲非故的瘫痪工友赵成文二十四载,不离不弃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。
  1999年,正在家里做饭的老赵突然感觉腰部使不上劲,倒在了地上,经治疗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,但因为腰肌劳损无法站立。看着曾经健康的工友如今躺在病床上呻吟,唐有才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,便有了文章开头一幕。当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妻子时,妻子说:“大儿子到了要成家的年纪,小儿子要上学,家里有四个老人,我们现在过得已经很难了……”“你负责做饭就行了,其他的事情我来。”唐有才固执地坚持着。
  为了方便照顾赵成文,唐有才将大儿子房子腾出来,赵成文出院后便将他接回了家。每天天不亮,唐有才就和妻子早早起床上街卖菜,卖完菜后再回家给赵成文洗漱、清理大小便,然后去干农活或打零工,一刻不得闲。尽管如此,但唐有才还是想办法尽心尽力照顾好赵成文: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骑着三轮车带赵成文去街上剪发;还会买些水果、面包放在赵成文屋里,防他饿着……看着丈夫这么辛苦,妻子也想通了。

张 伟
  人物简介:张伟,男,57岁,五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朱顶林业工作站站长、高级技工。
  事迹简介:1983年3月至今,张伟从事基层林业工作已有40年。“这个林场栽了有6000亩地,从规划到栽植到后来管理,我都全程参与。”张伟骄傲地说。
  一直以来,他都把造林、森林湿地资源保护、林业技术推广和及林业法律法规宣传作为工作的重点。张伟和相关业务人员深入造林地块,逐个小班进行调查,准确勾绘小班分布图,并完成相关表格的统计汇总,提交真实可靠的验收成果。以山地林权流转或大户承包造林为手段,开展容器苗造林,攻克绿化难点,逐年推进石质山绿化。
  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十年树木成林,如今,这片苍翠的松林,俨然成了大巩山一处美丽的风景。
  除了造林,张伟还积极向农户普及林果培育保护知识,多年来,张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亲力亲为向果农传授经验。张伟深知,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。在日常工作中,他经常主动对接果农,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手把手指导果农栽植,管护。
  2022年8月,全国绿化委员会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了《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》,张伟荣获“全国绿化劳动模范”称号。面对荣誉,张伟笑着说:“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,现在还要多发挥余热,把树栽好,林管好,让大家多收益。”